像这样的粉丝刷单,有用户真实购买的经历,刷单变得更隐蔽,可以让电商平台的稽查系统不容易识别。不仅要假装货比三家、真实付款,真实的物流环节也不必可少。这样一来,销售量、好评、甚至买家秀图片都成了可以操控的游戏。这样一来,成本也就上去了,在刷单量大的情况下,为了节省成本,他们还有别的招儿,有的是直接送这个产品。
可是如果这个产品不那么便宜,送成本也高的话,商家还有别的招。一家销售服装的商家囤了很多洗衣粉,从他们的购买记录来看,也是成千上万袋地购买。一个服装商家,囤这么多洗衣粉干什么呢?原来,为了降低成本,又要营造真实物流的感觉,商家想出了新办法,狸猫换太子,你买的是A产品,他给你寄的是便宜的B产品,这样比把原商品寄回来要省钱不少。
除了销量,单笔交易销售的价格也是一个引导浏览量的标准。因此在刷单成本固定的情况下,这些卖家通常会在一个商品链接图中同时销售两件商品,诱导用户在下一单时,购买两件以上的产品,这样也能让刷单更有效果。如此煞费苦心,商家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原来,电商平台推送商品时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销售数量。无论是综合排名还是销量排序,东西卖得比别的商家多,当买家想购物在网上搜索时,你网店就更容易被看到。这将会大大提高潜在的购买量。这对商家来说,显然是极大的诱惑。
在某平台商家都能登陆的“生意参谋”网页,记者查询了一些男装店里新上架的热销商品,根据正常的搜索量和购买量之间的比例,一般100个人浏览到这个商品,会有三到四个人下单,也就是百分之三、四的转化率,这里面不少热门商品在刚刚上架时,转化率异乎寻常地高。以一款九分裤为例,其中一个关键词的搜索量有200人,成交110单,超过50%的转化率,这和真实状态下百分之三左右的转化率比,明显不正常。通过刷手的操作,商家得到了大量的交易量,而通过销售量的排名中靠前之后,从而引导真实消费者购物。因此,商家开始乐此不疲地进行刷单。
一家网店自爆刷单的比例占营业额的一半,刷一卖一,意味着这家店里有一半的销售额是虚假的。因为刷单总是和好评相对应,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好评也是虚假的。据了解,仅这家店每天平均要刷2000单左右。这位卖家说,这样的刷量不过是中等水平。大部分商家都在刷,一个排名前5的店铺,年刷单量高达几亿,一个店三五亿是很正常的现象。
在电商平台上是否是像这位卖家所说,大部分商家都在进行“粉丝刷单”呢?记者从某电商平台男装销售量排名靠前的商家中,随机挑选了约30家进行购买实验。在接收到购物包裹之后,有50%左右的商家都在包裹里放入了各种各样的卡片,有的说法较隐晦,说是送红包,或者免费礼品,有的直接写着做任务请加微信。一个全网排名第十位左右的网店,年销售额达到几个亿的某某男女服装店也在其公众号公开邀请用户刷单。为什么这些原本已经销量不错的商家也要加入刷单呢?原来在行业裹挟之下不刷单已经很难经营下去。
商家说,2017年上半年他没有刷,不刷就要倒闭,最后只能跟着形势走,但还是赚不到钱,刷单这个行业已经被商家炒起来了,刷单的价格一涨再涨,刷手越来越不按照要求做,刷单根本就不是长久之际。
按照这些商家的说法,刷单已经成为了在网络经营下去的必备手段。在水涨船高的情况下,“刷单”跟过去比成本大大提高了。以一次参刷单任务为例,可以得到首笔5元返现+6元红包,一共11元。而这只不过是单笔刷单成本的一小部分。而整个刷单产业链,商家要给每位刷手5-8元不等,快递费4元、代替商品的洗衣粉1元,平台要收取百分之五的提成,平均客单价80元来算的话,4元。这样一单刷单就要有14-17元左右的直接成本,再加上其他一些人工费用等,整体成本每单接近20元。不仅单价成本高,因为大家都在刷单,刷单量越来越难带动销售量。
刷单刷得商家自己都叫苦不迭,这恐怕是他们最早开始刷单时没有想到的。粉丝刷单尽管全程模拟真实购物,但是在数据上并非完全没有痕迹。据了解,今年3月21日,某电商平台进行了全网大规模打击刷单的行动,这个平台多个类目的商家有不少都被查出了刷单行为,并被处以商品下架等惩罚。
由此看来,维护社会诚信,去除网络泡沫。仅仅依靠商家和平台自律是不够的。
刷单成灾之后,很多消费者容易被误导,除了扰乱卖家市场,实际上对上游的生产企业发展也有负面的影响。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参与刷单的商家和刷手们认为,这只不过是变相地给商家做做广告、增加点人气,算不得什么违法的事情。事实上,我国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这种过去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行为已经被明确为非法。其中第八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现在一些地方的工商机关也开始依据此法律在进行打击行动。此外,专家认为,还可以采取更有力的打击办法。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原来有些网店可观的销量和好评,相当一部分是靠所谓“粉丝刷单”刷出来的,是靠全流程造假虚构出来的。在疯狂刷单的背景下,虽然数字好看了,业绩提升了,但光鲜的外表掩盖不了消费者和商家的两败俱伤。愈演愈烈的“刷单”,破坏的是整个电商行业诚信体系,动摇的是互联网经济的信任基石,最终影响的是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像一些商家说的,不刷单等死,刷单是找死。而遏制刷单行为,困难肯定有,但办法肯定也有:比如,电商卖家的不正常销售数据,发现起来并不难。遏制刷单行为考验着电商平台的决心,也考验着监管部门的能力。